第十四届上海市中学生时政大赛颁奖 西南位育中学摘金

5月28日下午,2017年第十四届上海市中学生时政大赛高中团体决赛暨大赛颁奖仪式在上海图书馆举行。进入高中团体决赛的六支代表队经过约两个小时的激烈角逐,最终桂冠被西南位育中学代表队摘得,延安中学和复旦附中获得银奖,上海交大附中、闵行中学、松江二中获得铜奖。而西南位育中学的陈曦林同学因出色、沉稳的表现夺得高中团体决赛“最佳选手奖”。

市文明办未成年人工作处处长蔡伟民、上海市教委职教处处长赵宁、市教委德育处副处长江伟鸣、市教卫工作党委宣传处副处级调研员俞真、上海教育报刊总社社长仲立新、上海教育报刊总社党委书记周烨等领导观摩了团体决赛并为各组别的获奖选手颁奖。

比赛分为必答题、读图题、共答题、论述题和抢答题五个环节,在《中国诗词大会》节目中脱颖而出的武亦姝,成功当选新一任法国总统的马克龙,不久前刚刚下水的我国首艘国产航空母舰,我国成功发射世界上首颗量子科学实验卫星“墨子号”等都成为本次团体决赛中的考点。最终夺得金奖的西南位育中学代表队从一开始就稳扎稳打,并在论述题环节凭借对“萨德”问题的精辟论述而获得了91分的高分(满分100分),从而与其他队伍拉开了差距,直至最终摘金。

台上来自六所学校的同学们用他们扎实的时政功底、丰富的信息储备、独到的分析视角,不时令台下观众席中爆发出热烈的喝彩声。而当场上选手被个别问题难住之时,就到了台下观众一展身手的时候了。来自川沙中学的张忻宇同学就是一位“在民间的高手”。他先后答对了两道台上选手没有回答出来的题目:一道是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潘建伟教授及其同事成功研制出世界首台“超越早期经典计算机的光量子计算机”,另一道是舰载飞机弹射起飞分为较为成熟的“蒸汽”弹射技术和更加先进的“电磁”弹射技术(引号中为选手需要回答的内容)。这两道难度颇大的题目,在他看来“还不够难”,因为“我正好看到了,又感兴趣,就记住了”。这位高中个人一等奖获得者被评委杜晓峰老师称为“名副其实的一等奖选手”。

除了台上台下同学们的精彩表现令人难忘外,担纲评委的上海社会科学院原副院长、上海市政府决策咨询专家黄仁伟,上海国防战略研究所教授、大校奚纪荣,上海教育电视台副台长、杉达大学传媒学院院长张伯安,SMG东方广播中心首席主持人、全国“金话筒”奖获得者秦畅,复旦大学宣传部副部长、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李冉等专家,也用他们专业、到位的分析和点评令在场的同学们获益匪浅。

赛后,荣获“最佳选手奖”的西南位育中学高二的陈曦林告诉记者,他从初一就开始参加时政大赛,这已经是他第五次参赛,很高兴此次为学校夺得了金奖。平日里就特别关注时事新闻的陈曦林,并不是一开始就喜欢时政的。初一第一次参赛的时候,他更多地采用的是死记硬背的方法,“当时觉得这些内容好枯燥啊”,但渐渐地,他发现了时政的魅力。“我原来冲动、爱发脾气,”陈曦林说,“但是在学习时政的过程中,随着见识的逐渐增加,眼界的日益开阔,就觉得自己的无知变得特别明显。”而且,在学习时政的过程中,陈曦林慢慢学会了分析,不人云亦云,而学着根据多方面的报道来分析一个较为复杂的问题。因此,如今学习时政知识对陈曦林来说,不仅丝毫不累,而且充满了乐趣。学习之余,他喜欢到学校图书馆翻翻《解放日报》,以及团刊、党刊,还会到新华网、中国知网上拓展知识。

不论是台上的最佳选手陈曦林,还是台下高手张忻宇,他们对于时政知识展现出了极大的兴趣,而这种兴趣又是在最初一点一滴的学习中萌发的。在这样的厚积薄发中,令人对他们的将来有了更多的期待。正如评委张伯安老师在点评中说道:“高中生时政大赛‘大’在哪里?在大的视野、大的胸襟、大的情怀和大的格局。不仅知道今年法国大选谁胜了谁,还应该会分析马克龙为什么会当选;不尽知道除穆迪以外还有哪几家国际评级机构,还应该分析这个评估的作用和影响。要把时政知识变为广阔的视野、深刻的思辨,最终积淀为当代中国高中生的思辨能力、表达能力和价值观。”

本届时政大赛由市教卫党委、市教委指导,上海教育报刊总社主办,市教委教研室、市学生德育发展中心协办,《当代学生》杂志社和上海市中职德研会具体承办。大赛以“放眼世界 激扬青春 共筑中国梦”为主题,深入贯彻落实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和上海市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的重要精神,通过加强和改进时政教育,引导中学生正确认识世界和中国改革发展大势,积极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中学生的家国情怀,用中国梦点亮青春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