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安县“七个一”推进“美丽乡村”建设 黄冈新闻网

        黄冈新闻网(通讯员毛红平 李紫文 张红林)“村子变美了,日子也一天比一天好!”去年底,红安县华家河镇陈河村大屋胡家胡荣静一家通过易地扶贫搬迁住进新家,并在附近的农业园找到了稳定工作:“有了好房子和好日子,今后一定好好干!”
    
        2017年5月起,红安县紧紧围绕“万千活动”精准脱贫、基层党建、美丽乡村、文明创建、平安乡村“五位一体”工作定位,实现“全面进步、全面过硬、全面落实、全面满意的“四全”工作目标。努力开展“住上好房子、过上好日子、养成好习惯、形成好风气”为主要内容的创建活动。

        “‘五位一体’的标杆作用,有助于村级发展与脱贫攻坚、精神文明建设同频共振,能引领致富奔康的群众形成‘好日子、好习惯’的常态。”市委常委、红安县委书记余学武表示。
 
        6月21日上午,烈日当头,挖掘机“轰隆隆”的声音、一个个熟悉的身影又出现在红安县华家河镇陈河村村民的视线里,对于陈河村村民来说,湖北汉口学院扶贫工作队和红安县委宣传部是一个亲切的群体,他们正在为新建的村级出口公路填埋路肩。

        今年初,红安县全面落实村级文化服务中心“七个一”(一个文化广场、一个简易戏台、一个多功能活动室、一支文艺队伍、一套体育器材、一套村村响广播、一组宣传文化墙)建设。对全县上届73家省市文明单位进行了拉网式督办考核,确定了2015—2016年度省级文明单位14家、市级文明单位52家。

        县委常委、宣传部长郭金城说:“这是推动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两手抓”、激发农村群众脱贫奔康内生动力、加强农村依法治理、整体推进农村改革发展稳定的重要载体和有效形式。”
    
        正在建设之中的陈河村百姓大舞台,不时吸引着村民围观,村里一群爱好文艺的大妈、小伙隔三差五的去侦察他们的百姓大舞台什么时候才能成功,用她们的话说就是喉咙早就痒痒的了。

        走进永佳河镇大程村,优嘉农业产业园葡萄长势喜人,四周游人正在高兴地采摘,村里的基础设施建设、危房改造、特色产业发展等项目现场,处处是热火朝天的景象。“路宽了、地平了,村容村貌焕然一新,村民脱贫奔小康的精气神也更足了。”县扶贫办主任姚神速祥介绍,地方党委政府借创建“七个一”的契机,非常注重特色产业发展与脱贫增收的联结,以提高贫困群众参与产业培育和庭院经济发展的积极性。
 
        城关镇上店村是“黄冈市市级文明社区”,该村的文化广场长约50米,宽约200米,面积约1000平方米,广场东北边篮球架、路径、乒乓球架等体育器材一应俱全,广场西南边立起了一个戏台,花费8万余元。从广场踏着整洁的青砖小路绕过池塘走进居民小巷,一幅幅图文并茂的彩色喷绘画卷便映入眼帘,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卫生保洁制度”、“十星级文明户评比”、“中国梦”、“二十四孝文化”等内容丰富多彩,应接不暇。

        村支部书记吴吉明介绍:“这个湾村民们自发组建了文艺队伍,每晚六点多,村里的妇女都约在一起跳广场舞,小伙子都不再往城里健身房跑喜欢上了家门口健身,老人们都喜欢搬把椅子坐在门前听广播聊家长话理短,大伙儿好像都没闲着。”
  
        双河村、柳林河村等60多个村之所以有名,得益于红安县的农村精神文明创建。近年来,该县开展乡村礼仪、乡村清洁、乡村健康等文明新风进农家活动,编写关于迎客待客、邻里相处等方面的“乡村礼仪三字经”,并从清洁家园、美丽田园等方面编写“乡村清洁打油诗”,编印成“文明新风进农家”宣传手册下发至各农户,还拍成微视频在县电视台、微信公众号等媒体播放,助推村民们养成良好习惯。
目前,该县将文明创建工作与精准脱贫工作相结合,与美丽乡村建设相结合,整合资金一个亿,建立了60个精神文明建设示范点,全县398个行政村级文化服务中心建设做到“七个一”全覆盖。该县突出脱贫攻坚和“五位一体”创建目标,已成为红安县幸福美丽新村建设的核心关键词。



       ( 责任编辑:张金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