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務院督查組為瞭解企業降成本情況 請當地負責人先回去

  新華社天津7月22日電題﹕記者手記﹕閉門“暢談” 請當地有關負責人先回去

  新華社記者劉開雄

  “這裡沒有天津市的同志﹐你們有什麼話就暢所欲言。”21日﹐隨著國務院第一督查組組長﹑中國人民銀行副行長潘功勝的一句開場白﹐又一場企業與督查組之間的“閉門暢談”由此展開。

  為督查中央有關降低企業成本政策的落地情況﹐此次國務院大督查提出了“百家企業大調查”﹐因此開展企業座談會是一種必要的形式。但為了能讓企業說出真心話﹐倒出心中苦﹐做到真督實查出實效﹐國務院第一督查組從到達天津的第一天就決定﹐“天津有關負責人匯報完了以後就讓他們先回去﹐把企業人員留下來。”

  “按照天津市防汛費徵收標準﹐我們每年要交幾千萬元的防洪費﹐可是像南方有些省都已經減免了﹐天津市是不是也能調整下。”就在這樣的“閉門暢談”中﹐有些企業負責人也抓住機會向督查組“吐槽”。督查組成員認真記錄﹐詳細詢問﹐就中央關於營商環境﹑降本增效等一系列惠企政策的落實情況和實際效果進行督查調研。

  “看了你們填報的表格﹐為什麼像這樣的協會組織會向你們收取檢驗﹑檢測的費用﹖”“城市公用事業附加不是從4月1日起就停止徵收了嗎﹖為什麼你們2季度還交了這些錢﹖”……

  事實上﹐要真正落實國務院對大督查工作的要求﹐發揮督查工作的作用﹐僅僅是豎起耳朵聽還不夠﹐還要靠督查組成員火眼金睛去看。督查組成員提出的問題有時候也會幫助企業厘清很多疑問。

  企業也對一些政策提出了自己的想法。“能不能讓經濟困難學生在勤工儉學時的收入少繳點稅﹖”“國家對外資企業在國民待遇上是不是也能及時覆蓋到小型外資企業﹖”“像我們物流企業倉儲用地能不能按保障用地的標準給個上限﹖”……

  從17日進駐天津開始﹐督查組成員白天在外實地調研督查﹐夜間則是挑燈夜戰翻閱查看各種報表﹐甚至臨時抽調人員進行專業分析和專項梳理工作。對填表內容不正確或者是漏填項目的企業還要進行點對點專門瞭解情況﹐督促其重新填寫。

  正如潘功勝在國務院第一督查組首次全體會議上提出的﹐督查工作要講究方式方法﹐督查工作離不開地方的支持和協助﹐但也要明確督查的目的﹐落實好中央對督查工作的要求﹐做到真督實查出實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