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农信“温度”传递到每个贫困乡村

赵应云

党的十九大以来,党中央把脱贫攻坚作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三大攻坚战之一,着力构建大扶贫工作格局,汇聚起全社会脱贫攻坚的磅礴力量,谱写出了一曲曲乡村振兴的交响。湖南省农信联社紧扣国家发展脉搏,以一系列行之有效的金融扶贫行动,践行农村金融主力军的责任和百姓银行的使命,将农信温度传递到每个贫困乡村。

先行先试,产业帮扶破题金融扶贫

自2014年7月始,省农信联社立足“三个围绕”,创新出了一套金融参与产业扶贫开发的新路子。

围绕产业创新思路,推进利益各方的有效对接。贫困地区发展、贫困农户脱贫离不开产业的带动,并且产业基础越牢固,对脱贫的带动作用就越明显。为此,省农信联社找准政府作用与市场作用的结合点,确定“贷款跟着穷人走、穷人跟着能人走、能人跟着产业走、产业跟着市场走”的金融产业扶贫思路,通过构建利益联结机制,鼓励、引导能人围绕市场发展特色产业,带动穷人通过有效的劳动脱贫致富。

围绕机制创新方法,实现扶贫部门的协同作战。一是成立湖南农信金融产业扶贫工作领导小组及办公室,制定《湖南省农村信用社金融扶贫规划(2016—2020年)》,明确目标任务和工作措施。二是建立健全涵盖实施方案、实施细则及扶贫贷款管理办法、操作规程、统计制度、尽职免责办法等一整套制度体系。三是实施农商行贫困农户评级面、风险补偿金到位率、扶贫贷款累计逾期率、不良率等指标考核。四是由省农信联社和省扶贫办搭建扶贫工作平台,分批次分步骤开展金融产业扶贫试点。

围绕市场创新产品,放大农信系统的放贷效应。省农信联社和省扶贫办创新推出扶贫小额信用贷款特色产品,对贫困农户分别给予1万元至5万元的授信额度,农户只要凭身份证、贷款证,就可以在授信额度内申请贷款,对贷款实行基准利率,根据产业生产周期确定贷款期限,一般安排在3年以内。同时建立扶贫小额信贷风险补偿金机制,部分补偿因市场原因、天灾人祸及信用因素可能产生的贷款损失。国务院扶贫办等5部委充分肯定湖南做法,并在全国推广。

迎难而上,精准投放解题精准扶贫

为保障贫困农户得到针对性的实惠、持续性的实效,啃下硬骨头、切断返贫源,省农信联社立足“三个坚持”,打出了一套漂亮的“组合拳”。

坚持因地制宜,解决“首尾”问题。结合不同主体的金融需求,创新扶贫开发模式如自主发展模式、委托帮扶模式等,解决贫困户贷款积极性不高和贷款到期资金紧张的“首尾”问题。省农信联社与省扶贫办、省财政厅联合出台《湖南省深化扶贫小额信贷工作试点意见》。5年来,全系统累计对155.38万户贫困农户授信421.44亿元,有效授信率86.99%。扶贫小额信贷产品荣获“2015年度中国银行业最佳社会责任实践案例奖”和“2016年湖南金融创新力量奖”,省农信联社屡获金融精准扶贫先进单位奖。

坚持可持续,解决金融帮扶短期效应。在脱贫攻坚期内,对符合条件的建档立卡贫困农户做到应贷尽贷;对非因主观因素造成贷款暂时偿还困难的,允许续借贷款;对已脱贫农户的较大额度贷款需求,给予农户贷款和创业贷款支持。持续发挥产业带头人作用,对龙头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等带动贫困农户发展的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进行合理增信,发放产业链贷款,实行利率优惠。持续推进普惠金融服务,形成“金融+电商+扶贫”的服务新模式。持续加大深度贫困地区金融供给,支持深度贫困地区加快发展优势特色产业。

坚持商业性,解决贷款管理难题。全系统高度重视风险管理,省农信联社先后下发多个管理文件,严格扶贫贷款准入、展期、续贷条件,规范到期催收、风险补偿及贷款操作流程,明确分贷统还贷款分类处置办法等。同时加强检查督查,切实防范信贷风险。还积极落实联防联控,与省扶贫办建立了主要领导季度碰头会、业务处室月度碰头会的联席会议制度,联合编制“风险防控信息快报”,实施信息共享,规范推进扶贫试点,防范化解扶贫小额信贷风险。

挺进决胜,脱贫攻坚立题乡村振兴

在贷款投放上有新作为。确保2020年净增贷款900亿元,力争年末贷款余额突破7000亿元。做实乡村振兴、千亿产业、脱贫攻坚等贷款服务方案,落实产业链、产品链、消费链和企业链等贷款方略,为全面小康社会的建设做出应有的贡献。

在精准扶贫有新担当。要求全省农商银行切实加大金融精准扶贫的精度,对建档立卡贫困农户“应贷尽贷”,对脱贫摘帽农户“应贷尽贷”,新增信贷计划向深度贫困地区倾斜,深度贫困地区贷款增速力争高于全省贷款平均增速。

在支小支散有新突破。以省农信联社“党建共创、金融普惠”行动为总抓手,确保2020年增加有贷客户30万户以上。

在促进乡村产业体系建设和发展有新谋划。加强对农业产业、农产品产地初加工和县域精深加工、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发展的金融支持,加强对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的信贷支持。深入实施千亿产业优化服务工程,全面提升金融扶贫的产业支撑能力。

(作者系湖南省农村信用社联合社党委书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