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渊自创评价标准收藏万件名家字画

原标题:罗渊自创评价标准收藏万件名家字画

罗渊自创评价标准收藏万件名家字画

创作中的罗渊。

罗渊自创评价标准收藏万件名家字画

徐悲鸿 新华社发

罗渊自创评价标准收藏万件名家字画

张大千 新华社发

罗渊自创评价标准收藏万件名家字画

张伯驹 资料图片

罗渊自创评价标准收藏万件名家字画

罗渊自创评价标准收藏万件名家字画

收藏大势

  “如果当初不是看着那么多收藏者在我面前丢了西瓜、捡了芝麻,我真不知道,艺术家来搞收藏还有这么大的优势。”日前,在闻韶轩艺术工作室里边,有着艺术家和收藏家双重身份的罗渊,一边向南方日报记者展示着他这些年出版的藏品集,一边讲解十多年前自己为什么会走上投资收藏这条路的故事。

  翻开中国的艺术发展史,能够在艺术创作和投资收藏两项事业齐头并进、均做到极致的艺术大家不胜枚举。不过,拿画笔的人,又不是人人都有勇气和能力跳进这块领域如鱼得水。罗渊即坦承,艺术家搞收藏,看似拥有得天独厚的知识优势,实际也面临着许多困难和风险。

  ●文/图:南方日报记者 冯善书

  (除署名外)

  利润最高翻几十倍

  在广东的当代艺术家群体里边,罗渊数年前已是鼎鼎有名的大收藏家。2003年迄今,他以30万元的借款和近三十载的从艺资本起家,一只手拿画笔,另一只手抓杠杆,把整个岭南老中青三代部分艺术家的市场都撬了个遍。

  2008年,因受全球金融危机冲击,国内的流动性变得无比紧张,他仍不惜以民间贷款的方式来维持资金周转,不停搜猎着优质艺术“潜力股”。

  艺术圈有个说法,说广东比罗渊有钱的艺术家不少,但像他一样舍得把自己的全副身家和平时画画的收入都悉数投入到书画收藏的人,很可能找不出第二个。曾经有一位自认颇为资深的广州画廊老板,从一个朋友口里偶然听说“罗渊虽然没有开过画廊,但在艺术收藏界的影响力,丝毫不输于那些在公开场合非常高调的职业收藏家,”心里便很不服气。后来没多久,就通过自己的社交圈获得一次机会,前往罗渊的艺术工作室——闻韶轩做客。此君茶歇片刻,便试探性地问罗渊,能否见识一下他的藏品有多少。罗渊二话没说,就从会客室的重型书架上挑出一大摞这些年他自己亲自编辑出版的几十种不同的画集。此君只翻到第三本,就已经吓得目瞪口呆。原来这些出版物,除了有一两本是罗渊自己的作品集,其他悉数都是他这十多年来在全国各地收购的书画作品集。

  实际上,能够被选编入册的书画,只不过是罗渊近万件藏品里边很小的一部分。罗渊有两大间专门的藏画仓库,里边各种文化宝贝堆积如山,满屋的书柜到处都塞满了一卷卷的字画。这里边到底有多少艺术家的作品?据罗渊自己粗略一算,仅收藏规模在每人100-500张的就有十多位,小于此规模的则多达四五十位。里边涉及的艺术家,以岭南画坛为重心,全面覆盖老中青三代——已故的有关山月、黎雄才不必多言,在世的从杨之光、刘济荣、陈振国、林墉,到邓超华、郝鹤君、方土、孙戈、梁培龙、刘诗东、朱颂民等一大批。

  罗渊给自己定过一个规矩,只要一位画家的作品被其收藏达百张以上的,他就要专门为其出书办展。光是为了兑现这一项承诺,近年来他付出的资本就数以千万计。不过,这项在很多私人收藏家看来像在给自己找麻烦的规矩,从五年前就已经开始为罗渊的收藏带来了令人咋舌的增值收益。有着20多年艺术品收藏经验的小右轩画廊艺术总监刘志强悄悄向记者透露,2003年,罗渊大规模收购广州美院教授刘济荣的画作时,其作品当时的市场价格不过1000元/平方尺,而目前却已飙升到几万元/平方尺,中间几十倍的差价便是罗渊这些年投资的利润。

  在记者面前,罗渊自己也毫不讳言,这十多年来,他收藏的作品,市场价格少则翻个五至十倍,多则达到几十倍。2008年以前,出于滚动投资的需要,他曾经部分抛售过一些在手里拿了四五年的画作,当时确实赚了两三倍的利润,但现在想起来,统统都让他十分后悔,因为当初如果有条件继续持有这些作品,拿到今天才来抛,赚的是比之前多十倍的利润。

  杠杆助力规模扩张

  从一名出色的画家,蜕变成卓越的投资家,再成长为专业的收藏家。罗渊其实仅仅用了五年的时间。但这短短的五年,却被一些画坛好友视为离经叛道的路线。

  在罗渊的老家粤北翁源,除罗渊外,还有另两位也是美术界响当当的人物。一位是旅美油画大师、全美油画家协会主席涂志伟,另一位是焦墨山水画家刘国玉老先生,目前此两人均举巨资在老家创建了大型私人美术馆。

  与他俩相比,罗渊都属年轻,想法也很不一样。在罗渊看来,一个GDP达到10亿元的地区,才养得起一个艺术名家。翁源目前仍属广东的欠发达地区,养活一位名家勉强可行,多了就艰难了。因此,从离开体制内的第一天开始,罗渊就把自己的未来坐标定在了藏家更多的广州。这种先人一步的远见意识,正是把他带上艺术品投资殿堂的最有力的翅膀。

  在2003年左右,罗渊有过一段非常短暂而纯粹的职业艺术家生涯,也曾经梦想着靠画画来改善自己的生活。

  那段时间,一批对字画有兴趣的买家经常借助罗渊的资源渠道来进入艺术家的社交圈,并以组织雅集的方式来收购他们的作品。类似的活动搞过几轮,罗渊就发现了一个很奇怪的现象,很多水平较低、价格较高的作品常常被藏家买走,而另一些水平较高、价格较低的作品反而被留了下来。“这反映出,在藏家和艺术家这两个不同的群体之间,存在着一个很大的知识差:很多藏家虽然具有雄厚的资金实力,然而,却缺乏专业的艺术鉴赏眼光。”罗渊意识到,如果他以一个艺术家的身份介入到艺术品的投资收藏领域,就能够很好地弥补非专业藏家艺术审美能力普遍不足的短板,利用这其中的知识差来获得高额的投资回报。

  说干就干。刚摸准了这里边的门道,罗渊就马上向身边的亲友借来了他此后在艺术品收藏界“发家致富”的第一笔资金。在2003年前后,广东的艺术品市场虽然因为比内地起步早、已经先发展了几年,但总体水平还是很不成熟。不要说罗渊这种中青派,就连杨之光、刘济荣和陈金章等画坛的老名家,作品的市价也只不过小几千块钱一平方尺。所以,那个时候,作为画家的罗渊,根本没有能力靠画画来支持自己的投资。特别是当他决定大批量买进一个画家的作品时,必须启用杠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