容庚先生收藏中的岭南风对岭南书画家作品的收藏和研究成为全国的

  对岭南书画家作品的收藏和研究成为全国的一大特色

《秋树聚禽图》 林良

《马》 张穆

《草书李商隐诗轴》 纸本 高剑父

《行书八言联》 纸本 康有为

  《楷书节魏高使君碑》 纸本 邓承修(清)

  作为古文字学家,容庚先生的收藏有着自己的品位和趣味,他眼光独到,对于收藏,有自己的见解和看法。在近期广州艺术博物院展出的“容庚捐赠书画特展·书法专题”中,专门开辟有岭南书画篇。从中可看出近代岭南书法的特征。

  容庚收藏,有自己的见解

  容庚先生的女儿容璞认为,容庚对家乡的热爱,对岭南的感情非常深,所以他有意识的对岭南书画家的作品进行收藏和研究。

  容庚的收藏主要集中在北京燕京大学期间,当时的他以一介书生,能收藏这么多青铜器和字画,靠的是眼力和自己的独特理念。他曾言:“人方以大家为贵,余乃取其冷僻者;人方以有名人题跋为贵,余乃取其无题跋者……”人人都收藏的东西他不跟风,人家看不起的东西他偏偏收藏,别人认为假的他偏要拿来研究考证是否是真,按现在的说法是“较劲”——当然是建立在容庚本人渊博的学识基础上的。对于收藏,他有自己的观点和眼光。当时岭南书画家的作品在北方不受重视,但容庚却有意识的收藏岭南书画家作品并大力宣传。并把对藏品的研究变成为自己的学术研究领域——不是为藏而藏。

  晚年,容庚有意把自己的藏品无私捐给国家,当时上海与广州两地均想得到容老捐赠。容老最后认为,“吾乃粤人,藏品还是留在广东。”上世纪70年代末,容庚把自己的大部分藏品捐给了广州美术馆(现在的广州艺博院)。

  容庚先生收藏广东顺德林良的作品,写出了《林良评传》,其中《秋树聚禽图》是林良画中精品;收藏明代东莞画马名家张穆的作品,研究写成了《张穆传》。他收藏很多青铜器,大量金石拓片都是为自己研究金文和青铜器的学术成名作《金文编》与代表作《商周彝器通考》提供实物依据。

  岭南书法:碑帖合流

  从容庚收藏的清代到近现代书法中,大致可分为两类:文人书法和画人书法。容庚对岭南的学者、清代的进士官员等文人的作品情有独钟,大力收藏。文人书法家一般都“工诗善画”,艺术风格偏于文静,如谢兰生,吴荣光、梁鼎芬、陈澧、李文田等人,他们所写的内容多是诗文或对联,流露出文人的风雅本色。

  岭南书法具有地域的独特性。由于远离中原和政治中心,广东书家较少受“馆阁体”书法的影响,没有柔靡书风的姿态,取法高古。

  清代中叶,随着碑学兴起,岭南书法更呈现了新的面貌。广东南海的吴荣光是一位帖学名家,具有金石碑刻的素养使他晚年运碑入帖,笔力奇崛。顺德的李文田摆脱馆阁体的束缚,精学魏碑,成为碑学名家。南海康有为更是提出“扬碑抑帖”的口号,尊魏卑唐。他撰写的《广艺舟双楫》是一部重要的书学理论著作,对中国书坛产生过很大的影响。可以说,当时岭南书法家往往以帖学为基,再参以北碑的意趣和笔法——碑帖合流,已成为岭南书家努力的目标。

  以高剑父,关山月、黎雄才等为代表的画人书法,他们在书画同源的理论影响下,保持了文人的雅趣的同时,让书法呈现强烈的视觉感受。容庚先生的女婿、著名画家梁世雄教授讲述道,容庚先生对高剑父先生十分尊崇,曾在中山大学听过一次高剑父先生的课,由此表示“一日为师,终身为师”。与容庚先生的收藏态度一样,他对高剑父先生艺术的评价也是异于常人的。他极其推崇高先生的书法——曾在收藏的一幅高剑父的书法上题跋:“剑父先生之画世所共珍,若其书法,斜风骤雨,一空临仿,识者绝少。世雄三婿为其再传弟子,以此贻之,当知其所宝也”。容璞告诉记者,父亲收藏的字画,绝少留下给子女。却特意将高剑父的这幅作品赠给作为岭南画派第三代传人的女婿作为纪念。

  由于容庚从小就随四舅、著名书法篆刻家邓尔雅学习书画,所以,他对篆刻也有深入研究。他与弟容肇祖编辑《东莞印人传》,对东莞籍篆刻家进行了综合性梳理,对研究岭南印学提供了丰厚的学术资源。近代岭南篆刻在全国产生过较大影响,著名的篆刻大家有易大厂、邓尔雅、简经纶等,是充满岭南特色的艺术现象。  (陈运成)

  广东惠阳的邓承修是位清官,人称“铁面御史”。为官时大胆进言,弹劾不避权贵,还曾大胆揭露李鸿章投降卖国的行径。他与广东番禺的翰林梁鼎芬交好。

  他的书法瘦硬劲挺,有“铁画银钩”之誉,丘逢甲称其出自张猛龙碑。张学华称其“书法瘦硬,独标一格。论者谓其集南北碑于一炉熔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