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西宝卷:说唱艺术中的一朵奇葩

  原标题:【绚丽甘肃】河西宝卷:说唱艺术中的一朵奇葩

河西宝卷:说唱艺术中的一朵奇葩

  河西宝卷民间手抄本

河西宝卷:说唱艺术中的一朵奇葩

  河西宝卷搜集研究专家郑殿有先生

河西宝卷:说唱艺术中的一朵奇葩

  高正刚先生与邢积善老人演唱河西宝卷

河西宝卷:说唱艺术中的一朵奇葩

  民间艺人们在农户家中演唱

  农闲时节的河西走廊,晚霞隐去,夜幕降临,人们聚在一起,一边喝茶拉家常,一边恭候宣卷先生。不久,一位长者走来。他屏息静气片刻,神情一振,面向众人,朗声吟诵:“念卷之人坐端正,听卷之人要用心;用心听卷才有功,善恶二字听分明……”

  这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河西宝卷宣卷时的情景,也是河西走廊常见的一幕。

  唐代变文的历史演变

  河西宝卷作为一种民间说唱艺术,如祁连山清澈的泉水,数百年乃至上千年间,一直在河西走廊静静地流淌,未能引起外界重视。2006年,经国务院批准,河西宝卷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这才揭开了它神秘的面纱,引起学界重视、民众关注。可是,河西宝卷是何种说唱艺术,从何而来,人们还是不甚了了。

  关于河西宝卷的渊源,学术界一直存在争议。一种观点认为,河西宝卷是活着的敦煌变文。对此,有人提出两条理由,一是敦煌变文发现于敦煌;二是河西宝卷与敦煌变文的文本格式有很多相似之处。另一种观点则认为,河西宝卷与敦煌变文没有直接关系,因为在敦煌变文与河西宝卷之间,找不到必然的链条,没有任何直接证据可以把两者链接起来。

  以上两种观点,都有一定的道理。从河西宝卷的内容、文本格式和说唱形式来看,河西宝卷同敦煌变文之间,有一定的内在联系。

  中国的民间文化发展到唐代,兴起一种新的表演形式,即说唱艺术。唐代说唱艺术的文本,多由韵文和散文结合而成。这种文本,无一例外都是手抄本,常以“卷”的形式流传民间,因此被后世称为“卷子”。每幅卷子,除了文字,还配有图画,图文并茂,可读可看。这种图画,类似于今天的插图,在当时被人们称为“变相图”,即文本内容的变相。这种有插图的卷子,又被人称为“变文”。

  变文是一种雅俗共赏、老少咸宜的读物,识字者可以将其作为宣讲的底本,识字少或不识字的人,通过看图也能大致明白卷子的内容。所以,郑振铎先生在《中国文学史》中说:“‘变文’的意义,和‘演义’是差不多的。就是说,把古典的故事,重新再演说一番,变化一番,使人们容易明白。”

  “变文”一词,早就出现在中国古代文献中。遗憾的是,在一个很长的历史时期,人们无缘目睹变文的风采,其原因是传世文献中,未发现唐代变文的卷子。直到1900年,敦煌藏经洞被道士王圆箓偶然发现,大批唐代卷子出世,人们这才看到了唐代变文的真面目。从敦煌藏经洞中发现的变文,被人们统称为“敦煌变文”。

  变文的内容,原为印度佛经故事。在传播中,变文的内容发生演变,吸收了大量中国历史故事和民间传说,成了俗文学的一部分。变文流行于民间,从内容看,有佛经故事和民间传说,也有历史故事;从文本创作格式看,韵白相间,大段的念白之间穿插诗词歌赋;从表演形式看,有说有唱,还有乐器伴奏,同如今河西宝卷的文本格式及其说唱形式极其相似。

  这说明,河西宝卷的源头,应该是唐代变文;河西宝卷从文学体裁的角度看,由唐代变文发展演变而来。从这个意义上说,河西宝卷与敦煌变文应该有一定的渊源关系。

  唐代变文演变为河西宝卷,是一次文学艺术上的蝶变,是说唱艺术上的华丽转身,不过,这个过程相当漫长。在唐代,变文的主要内容是佛经故事,一般在寺院里由僧人宣讲。宋真宗在位时(998年-1021年),统治者以变文宣讲蛊惑众生,影响安邦治国为由,明令禁止僧人在寺院宣讲变文。于是,一些僧人走入民间,在瓦子等娱乐场所宣讲变文。

  变文进入瓦子等娱乐场所,很快发生变异。宋代的瓦子,又名“瓦舍”“勾栏”“瓦肆”,类似今天的娱乐城。变文宣讲者为了适应这种娱乐场所的环境,迎合听众的胃口,大量增加了世俗的内容,佛经的内容逐渐减少。同时,一些与寺院毫无关系的人,看到这种宣讲具有商业价值,有利可图,于是也加入了宣讲队伍。

  变文在瓦子等场所宣讲的结果,是原有宣讲方式的变化。宣讲队伍中,随着大量民间艺人的加入,当时流行的一些表演形式融入了宣讲活动,宣讲由原来的简单的个人说唱,增加了伴奏和伴唱。唱的部分,有了固定的歌词和曲子,形成了词牌。终于,变文完成了一次历史性的蜕变,以一种全新的形式流传开来,这就是宝卷。宣讲变文演变为宣讲宝卷,变文渐渐退出了历史舞台。

  在中国古代史上,宋代和元代是民间表演艺术最活跃的时期,很多民间艺术诞生于这一时期。变文演变为宝卷,也发生在这一时期。

  敦煌藏经洞中发现大量唐代变文,说明唐代时的河西走廊,变文宣讲十分盛行。安史之乱以后,从五代到整个宋代,河西走廊被少数民族地方政权割据,大部分时间处于少数民族地方政权的统治之下。变文宣讲作为汉民族的说唱艺术,渐渐淡出生活。变文演变为宝卷后,宝卷作为民间说唱艺术,在河西走廊的兴起是明代以后的事。明代时,丝绸之路中断,河西走廊信息闭塞,文化生活匮乏,于是,寓教于乐的宝卷说唱艺术,受到了人们的欢迎。随后,大批地方文化人参与了宝卷的改编和新宝卷的创作活动。就这样,经过数百年的发展,形成了今天的河西宝卷。

  河西宝卷的流传方式有两种:一是文本流传,二是口头流传。

  传统的河西宝卷文本,大都是手抄本。人们相互传抄,是河西宝卷文本流传的主要方式。在河西走廊的偏僻乡村,人们认为传抄宝卷是积功德,做善事,部分宝卷文本结尾处,还有劝人传抄的语句或诗词。在河西农村,识字人传抄宝卷是天经地义的事,也是一件得人心的事。识字人都愿意抄宝卷,有的人抄了自己欣赏收藏,有的人抄了赠送亲朋好友。不识字的人,也要请人抄宝卷,放在家中,用于镇宅避邪。在河西走廊,素有“家藏一宝卷,百事无禁忌”的说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