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曲人間 木刻年華──北京畫院美術館舉辦黃新波研究展

心曲人間 木刻年華──北京畫院美術館舉辦黃新波研究展

  廣州起義(油畫) 203×271厘米 1951年 黃新波中國國家博物館藏

  本報記者 施曉琴

  魯迅先生1931年在上海倡導發起中國新興木刻版畫運動至今已有80餘年的歲月。于20世紀30年代初加入“中國左翼作家聯盟”的黃新波是新興木刻運動的健將﹐也是中國現代版畫史上傑出的代表性畫家。7月12日﹐由廣州美術學院﹑北京畫院主辦﹐廣州美術學院美術館﹑北京畫院美術館承辦的“心曲人間──黃新波藝術研究展”在北京畫院美術館開幕。展覽是繼2016年9月在廣州美術學院美術館舉辦的“理想與詩情──黃新波百年藝術紀念展”之後﹐對其藝術歷程的又一次全面回顧。

  詩意木刻表現家國歲月

  黃新波生於1916年﹐廣東臺山人。1933年赴上海﹐參加中國左翼作家聯盟﹑中國左翼美術家聯盟﹐並與劉峴組織未名木刻社﹐在魯迅先生指導下從事新興木刻運動。受其影響﹐黃新波的創作緊貼近代以來“救亡”與“啟蒙”的時代主題﹐創作了大量反映民族危難﹑底層社會﹐以及革命與政治題材的作品。新中國成立後﹐黃新波的作品內容轉向對勞動人民的熱情歌頌﹐運用寓意﹑象徵等手法﹐塑造了諸多鮮明有力的形象﹐形成了淳樸灑脫的抒情風格。

  本次展覽展出了黃新波作品百幅﹐並結合書籍﹑照片等文獻資料立體呈現了他50年的藝術生涯。展覽分為7個部分﹐其中最重要的為“生命之沉重與希望之微明﹕抗戰後期的現實主義(1942.1-1945.8)”和“人間﹕香港時期未被規訓的現實與形式(1945.9-1949.8)”兩部分﹐這也是黃新波藝術道路上的重要階段。抗戰後期的1942年至1943年﹐黃新波蟄居離桂林不遠的“鷹山”﹐創作了《心曲》組畫等一大批極具抒情性格的木刻作品﹐從人類和人性的層面思考整個人類的生存狀態。

  黃新波1946年至1947年在香港創作的油畫和木刻作品﹐內容上凝聚了他對戰爭和苦難深刻的現實體驗﹐但形式上卻借鑒了西方現代主義藝術的表現技法﹐以致這批油畫受到了當時香港左翼文藝界的質疑。然而﹐在個性化表達與群體性爭議中也正好體現了黃新波潛意識裡的現代思想和文學洞察力﹐也許更為接近“五四”精神的意旨。同期﹐他還在香港參與成立了“人間畫會”與“人間書屋”。因此﹐以“心曲人間”作為此次展覽標題﹐一方面是試圖體現這些特殊經歷對於黃新波的意義﹐另一方面也為了表達他的作品與世間苦難﹑奮鬥與希望的關聯﹐以及他詩意化地書寫心中之曲的語言特徵。

  記者發現﹐此次展覽的小節劃分相當細緻﹐有的僅以短暫的2年至3年為一個時期單獨敘事﹐有的時期則互相有穿插重疊﹐對此﹐展覽策展人﹑廣東美術學院美術館副館長胡斌表示﹐這主要是根據黃新波不同人生階段的創作類型變化劃分的。“例如在桂林的3年﹐是黃新波先生人生中很特殊﹑很重要的一段歷程。雖然時間上非常短暫﹐但是他的藝術創作此刻有了突破﹐即此時的木刻作品與我們慣常所瞭解的左翼木刻的整體特徵是不同的﹐他不再只為適應政治需求創作﹐而更加追隨自己的內心﹐展現對生命的思考。所以﹐我們認為不應簡單地只依據時間順序來歸納﹑展現一個藝術家的一生﹐而應將這些重要的歷程有所突出﹐使觀眾更好地瞭解一個藝術家而不祗是革命版畫家。”胡斌說。

  經典作品穿越歷史時空

  此次展覽是黃新波作品時隔23年後再次進京。其中﹐1:1高清複製的大型油畫《廣州起義》是展覽的一大亮點﹐原作現藏于國家博物館。該作品的繪畫風格與黃新波在香港時期的油畫風格一脈相承﹐但內容上卻是革命題材﹐這種內容與形式的結合在當時非常獨特。

  另一位策展人何小特談到﹐目前人們所見的多是黃新波上世紀40年代之後的作品﹐30年代的原作很難找到。但策展團隊在尋找過程中發現﹐黃新波的早期作品很多流向了國外﹐如展覽中複製的《流浪的兒童》﹐其原作現藏于澳大利亞國立博物館。“這件作品早期被一位在中國的英國人買下收藏了﹐後來他又帶去了澳大利亞﹐並捐給了澳大利亞國立博物館。”何小特說。黃新波的木刻作品吸收了珂勒惠支等德國表現主義藝術家的某些藝術因素﹐在圖式﹑刀法﹑排線甚至象徵手法的詩意運用方面﹐則受美國版畫家肯特的影響頗深。其作品構思奇特﹐語言乾淨洗練﹐富於象徵性﹐是被公認的最擅長運用黑白對比手法的現代版畫家之一。因此﹐其藝術性在今天看來仍然是民族性與先鋒性結合的典範﹐具有人性的光輝﹐又體現時代的脈搏。“黃新波先生個人的藝術是與民族﹑國家的命運聯繫在一起的。他的畫面十分乾淨﹐但他的內心十分寂寞。他用獨特的視角和情懷刻畫出來的版畫﹐在我們今天看來依然十分鮮活﹐他的作品是穿越時代的﹐即便今天人們依然為之感動﹐這樣的創作現在很難找到。當下的藝術家追求技法和樣式的新穎特別﹐但這不是藝術的本源。歷史是無情的﹐被歷史的車輪碾過之後﹐能被歷史銘記的藝術才是真正的藝術。”北京畫院院長王明明說。

  除了版畫藝術﹐黃新波在油畫﹑色粉畫﹑插圖﹑漫畫﹑連環畫﹑宣傳畫﹑素描以及書刊設計等方面亦有突出表現。他還是一位卓越的美術活動家﹐早年曾從事進步的文化活動和革命活動。新中國成立後﹐先後任華南文藝學院美術部主任﹑廣東省美術工作室主任﹑中國美術家協會廣東分會首任主席﹑廣東畫院首任院長﹑廣東省文聯副主席﹑中國美協副主席等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