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历史照片“拼凑”出三水老县城的模样

    佛山新闻网讯 佛山日报记者宾水林报道:从明嘉靖年间三水建县,到抗战胜利,几百年来三水县城一直位于河口。如今除了察院街和仁寿坊,我们已经很难找寻到更多关于三水老县城的痕迹。历史照片为我们提供了一个难得的视角,带有城楼的城墙、热闹的街道、雕梁画栋的古庙,通过老照片我们或许能“拼凑”出三水老县城的模样。

  带城楼的老城墙

  有三张关于三水城墙的照片,据说是拍摄于上世纪20年代:城墙高高耸立,城门洞开,城门上方是一个城楼,城楼由八根柱子支撑。其中一张照片里有两个人,身着白色衣服,其中一人带着礼帽。“这些照片都应该是外国人拍的,从体型和衣着来看,这两位或许就是摄影师的同伴。”三水民间收藏家麦国培说,看上去他们是专门摆好了姿势跟城楼合影的。

  在古代,有城必有城墙。三水建城于明嘉靖六年(1527年),据资料记载,三水古城墙基底用石头砌成,厚2丈5尺,石基上再砌砖,高1丈5尺。万历三十六年(1608年),知县韩绍忠主持再加高3尺,环城一周为765丈,东西和南北相距均为204丈5尺。

  “全城原来有4个门,清康熙年间(1665年)知县王于宣又开辟熙阜门,因而全城共有5个门。”麦国培说,至于照片中拍摄的是哪个门,照片模糊无法分辨,照片也没有文字显示,无从得知。

  辛亥革命后,民国18年至20年(1929年至1931年),县长邓昙将县城城墙拆除,城基开辟为环城马路,城砖用于建设三层楼高的县政府大楼。自此三水再也找不到城墙的踪迹。原学宫用作国民党县党部,原考棚作为县参议会会址,凤岗书院改为初级中学,城隍庙用作县立二小校址,在学宫至文明门之间建成中山公园。

  民国27年(1938年),日军入侵三水,县城沦陷,城内建筑物多被焚毁,县政府先后迁往芦苞、叶洲、蒲坑等地。抗战胜利后,县治改在西南镇。

  人头涌动的老街

  随着摄影师的镜头,穿过城墙门洞,进入三水老城内。上个世纪20年代的河口,因为广三铁路水路接驳,商贸繁华。而这张照片正反映了街市的繁忙:小小的照片中可见15个人,街道上人们在贩卖各种农产品。

  而令人惊奇的是,照片中出现了一个头戴礼帽、身着白衫的外国男子,与上节中城墙下的男子极为相似。或许,这两张照片或许出自同一摄影师,只不过两张照片被不同的收藏者收藏。

  还有一张三水河口县城街景照片:低矮的房子分列街道两旁,家家户户挂起了灯笼,远处几位街坊不知在忙碌着什么。“拍摄的时候,可能正逢春节,所以每家每户都挂灯笼,喜迎春节。”麦国培说。

  据资料记载,三水老城内有12条街道,名称分别为:县前街、县后街、县东街、县西街、学前街、学后街、南门街、北门街、东门街、西门街、学东街、濠口官路。“现存的察院街位于三水老县城的中央。”三水文史专家植伟森翻开《三水县志》,其中一幅“民国三水县城图”,让我们清晰地了解到当时三水县城的布局。当时的县城为圆形,察院街恰好位于圆心位置。在地图上,其左为“三水县政府”,其右为“学宫”等,皆为当时行政、教育等重要机构。

  雕梁画栋的古庙

  这是一组精心安排的照片:主题同为一座庙,但三张照片角度却不相同,并呈现层次感,从远景到近景,再到特写。这是民国时期三水的一座庙,庙的结构为典型的清代风格,镬耳山墙,而且看上去十分气派,也显得很新,或许拍摄时刚翻新不久。

  第一张是远景,一条石板路通往古庙,两名妇女迎面走来,最前者手提竹提笼。她可能就是古庙的忠实信众,刚刚提着供品去庙里,祈求菩萨保佑。从场景来看,人们进进出出,可见当时此庙香火旺盛。而当时应该为冬季,人们还穿着厚厚的棉衣,尽管看上去艳阳高照。

  第二张是庙的全景。庙前有一座石狮子,庙整体显示十分豪华气派,石雕、陶塑、砖雕等一应俱全。这座庙到底叫什么名字,甚至有人大胆地猜测是不是位于北江边的武庙。但查阅资料可知,武庙前有山门,但此庙并没有,故此庙并非武庙。

  第三张则是特写。这是庙的一角,屋檐下有砖雕,屋檐上有陶塑,有花有草,有历史人物。放大一看,人物栩栩如生,豪华至极。

  图/佛山日报记者 宾水林翻拍 

用历史照片“拼凑”出三水老县城的模样


旧照片中的三水老县城。 

用历史照片“拼凑”出三水老县城的模样


旧时的三水老街街景。 

用历史照片“拼凑”出三水老县城的模样


民国时期的三水古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