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教委发布《北京市中小学生健康膳食指引》

原标题:北京市教委发布《北京市中小学生健康膳食指引》

  随着2014年5月20日第25个中国学生营养日的到来,学生营养餐的话题再次成为媒体和家长关注的焦点。据北京市教委学校后勤处提供的数据,目前,北京市每天有超过80万名的中小学生在学校吃午餐。其中,在学校食堂就餐人数超过51.5万,吃校外餐人数超过25万人。

  2014年3月,北京市教委发布《北京市中小学生健康膳食指引》,开展北京市平衡膳食校园健康促进行动,同时建议为不同健康状况的学生推荐相应食谱。

  营养午餐究竟有多重要?谁来为其“保驾护航”?近日,本报记者走访多所学校的学生、家长,采访相关专家,对此展开调查。

  ■记者调查

  学生呼吁:建立校办食堂

  说起“营养餐”,学生们有一肚子话要说。近日,记者随机采访了西城、东城十余所中小学的学生,不少同学觉得配送餐“太难吃”。

  在西城一所小学上四年级的张同学告诉记者,他们学校的午饭由送餐公司提供,每餐10元,通常1荤两素1汤。“菜时淡时咸,米饭有时候还是生的。很多同学吃不饱,只好带小饼干、面包充饥。”说起什么样的“营养餐”令人满意,张同学羡慕起附近一所由本校食堂供餐的学校。“听说他们学校早餐、午餐一共才9块钱,干净又好吃。”

  记者在采访中发现,学生对学校食堂午餐的评价远远高于送餐公司。当提到如何改善营养午餐时,同学们不约而同渴望学校能够有学生食堂。“我们也希望能够像老师一样在学校食堂吃饭,这样就可以选择自己喜欢吃的饭菜了。”东城区一所小学的李同学说出了自己的心愿。

  家长期待:希望公布菜单

  对于学校营养餐的供应,记者调查发现家长们多是无奈、消极态度。“学校的大锅饭能有多好?每天的菜单看不到,也不知道营养不营养。想吃好的,还是回自己家吧。”在东城区一所小学门口接孩子放学的刘女士,手里拿着一块蛋糕,准备等女儿出来先让孩子垫垫肚子。此外,记者随机调查10余所学校的家长发现,学校几乎没有针对营养餐向家长进行反馈,家长对孩子的每日菜谱都不太知晓。据了解,东城一所小学虽曾面向一至六年级学生做过一次全校的营养餐情况问卷调查,但调查结果并未向学生和家长公布。而家长期待能够为孩子带饭的诉求,最终也是不了了之。其实,北京出台的《北京市中小学生健康膳食指引》中明确要求,学校应依据学生营养状况(每年体检结果),适当调整食物种类,并且应每周向学生和家长公布带量食谱。而家长则需要根据在校就餐的情况,对家庭膳食进行合理调整,弥补学校膳食供给的局限。可见,家长营养意识的提高显然是孩子健康饮食中必不可少的环节。

  食堂后厨:做营养餐必须有极高的责任感

  苍蝇、头发、塑料袋、假指甲、剩菜渣……记者采访中,五位不愿意透漏姓名的小朋友一一盘点在午餐中曾发现过“不明物体”。外供午餐卫生条件差成学生们普遍反映的问题。据学生们反映,饭菜中发现异物,他们在告知老师后,唯一的解决办法就是找送餐公司工作人员再换一份,不会有更多诉求。

  中国疾控中心营养与食品安全所副所长马冠生认为,做营养餐最基本的前提条件是安全、要卫生。在这一方面,国家相关法律法规中有明确的规定,但能不能遵守就要靠企业的自律。企业、校方在这件事情上必须有极高的责任感,相关部门也应监管到位。

  记者在走访海淀区某食品安全示范校的食堂后厨时发现,做好安全卫生的每个细节是他们工作中的重中之重。

  据食堂负责人介绍,后厨有着非常严格的章程:各操作间平时使用的刀具、菜墩、围裙等禁止混用,锅、勺、铲、碗、盆等用具也按生、熟、半成品等不同用途分别摆放。在动物性粗加工间里,记者看到,一名师傅在把午餐所用的鸡肉去掉筋膜后,立即放入专用的禽类池里清洗。除此之外,猪肉和鱼肉也有专门的清洗池,相互不能混用。“我们借鉴的是一种酒店食品安全管理模式,简称‘四常法’。即:常组织、常清洁、常规范、常自律。”食堂负责人说,该模式下的核心标准之一就是物品分类定位存放,以便更好地保证食物安全、营养。

  上午10点40分,最后一锅菜出锅。只见烹饪间师傅将一支测量食品的专用温度计插在菜的中央,温度计显示:72℃。接着他在一张表格上逐项填写出锅记录:温度72℃、时间10时40分、5号锅、分送五年级三班、四班。该师傅解释说,每锅菜出锅时,都要准确测量温度,因为食物中心区的温度必须控制在70℃以上,才能保证菜品的营养与安全。

  送餐公司:有沟通反馈才能做好营养餐

  根据北京市营养办公室出台的相关管理工作通知,学生在校就餐工作需实行民主管理和社会监督。由家长委员会代表参与确定供餐单位、餐费标准、配餐食谱,并对供餐单位的服务和供餐质量进行监督。

  当记者走访北京圣禾餐饮有限公司时,总经理刘植园认为,其实做好营养餐的重要环节是沟通。“只有了解孩子的口味,做出他们爱吃的饭,营养才有了第一步的保证”。据刘植园介绍,公司经营10多年的重要经验,就是保持与学校、家长的顺畅沟通。每天中午,公司派出由副总经理带队的巡视小组去学校滚动检查,及时搜集师生的反馈意见。此外,公司每学期至少一次与学生家长召开座谈会,及时张贴出每天午餐的带量食谱。“有些家长反映孩子吃不进去胡萝卜和芹菜。我们就想办法把胡萝卜切丝蒸成窝头,把芹菜剁碎煮汤。”刘植园说,听取家长建议后,在食材做法上动动心思,很大程度上避免了孩子挑食,也满足了孩子口味的需求。

  ■国外经验链接

  日本:“食育”是德智体的基础

  在日本的学校中,午餐并不是吃饱那么简单。2005年,日本制定并实施了《食育基本法》,把食育看成智育、德育及体育的基础。同时,所有小学开始配备正式的营养教师,对少食、偏食、肥胖的儿童进行个别指导。

  日本学校的一份午餐包括米饭、一荤一素两种菜、一碗豆腐酱汤、一小盒牛奶和一份水果。有时,老师还会让孩子们进行艺术化的描述或想象,爱上自己面前的食物。传统上,日本人喜欢吃清淡的食物,很少有油炸食品。学校午餐很好地保留了这些传统饮食习惯。吃饭时,值日生分工明确,餐后不仅把餐具整理得井井有条,而且把用过的牛奶纸盒一个个展开铺平,连用过的吸管也一根根捆扎在一起,送回集中处理。

  ■专家建议

  午餐多补维生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