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创新科技邂逅人文光辉-走近“龙门创将”中国三强创业者

(原标题:当创新科技邂逅人文光辉-走近“龙门创将”中国三强创业者)

“你为什么创业?”

几乎所有的创业者面对这个问题都不会给出“为了多赚钱”这样的答案。如果说有一些创业者是为了充分挖掘个人潜力,实现财富梦想,那么还有一些创业者则是抱着“改变世界”的理想主义情怀,坚持对价值的敬畏、对科技的钻研。

外骨骼机器人、定向音束、痕量灌溉……这些晦涩的技术名词似乎距离大众还存在一定的距离。同时这类技术项目由于研发周期长、前期成本高、产业化缓慢等原因,常常令急于寻求回报的资本市场避之不及,发展道路举步维艰。

如今,他们在来自英国的“龙门创将”(Pitch@Palace)全球创新创业大赛·中国赛区入围的42个创业项目中脱颖而出,荣膺三甲。这些创业者或是出身高等学府,稳扎稳打,力求才尽所用;或是经历一番偶遇,执拗向前,希望打开新世界的大门。不论何种原因,他们都将作为当下浮躁环境中的一股“清流”,通过创新技术真正改变人类的生活。

当创新科技邂逅人文光辉-走近“龙门创将”中国三强创业者

“龙门创将”全球发起人英国约克公爵安德鲁王子(右六)与大赛创业者合影

康复行走 重塑人生希望

提及“外骨骼”这一美国科幻大片式的尖端概念,在几年前还只是我国5000万下肢功能障碍人群的镜花水月,而如今已经在北京大艾机器人科技有限公司的全力研发之下推入市场。

大艾机器人的创造者帅梅在博士后期间转入清华大学进行仿人机器人的研究。在目睹了众多运动功能障碍人群以及他们整个家庭的不幸境遇之后,更加坚定了信念,决心研发一种在传统的针灸、按摩等疗法无能为力的情况下能够让他们恢复行走的医疗设备。经过不懈努力,其团队与北京积水潭医院在2012年合作研发了第一代外骨骼康复机器人。

在“龙门创将”中国决赛的现场,设备展示者晓雷因为一次意外造成高位截瘫,完全失去行走能力。在大艾机器人的帮助下,晓雷得以重新行走。2016年的一次展会中,总理专门到展台上向他握手祝福,并高度赞赏了这款外骨骼机器人。

当创新科技邂逅人文光辉-走近“龙门创将”中国三强创业者

大艾机器人展示者晓雷在设备的帮助下重新行走

同时,通过大艾机器人针对发病6个月之内的偏瘫患者进行及时的康复训练,可以在较短的时间恢复到正常人行走80%的水平。正是在大艾机器人的帮助下,龙岩的一位警察患者在2个月的时间基本恢复正常,重获人生的信心与家庭的幸福。

目前,大艾机器人已经进行了5次迭代。在帅梅看来,创业是一种生活方式的选择,而这条路没有尽头。尤其对于这样一个项目,她表示将在未来研发适应病症更广的设备,并希望通过“龙门创将”的平台向全球的残障群体奉献大爱,造福人类。

“帅梅,你做了一个特别有福报的东西。每次看到你的患者,我都为你感到自豪。”帅梅的母亲说。

操控声音 技术改变生活

当创新科技邂逅人文光辉-走近“龙门创将”中国三强创业者

北京芝视界科技有限公司CEO杨剑锋(左)及产品定向传播音频设备

声音占据感官的30%,对人体非常重要。虽然我们曾被卓别林等大师的无声默片所打动,但必须承认,没有丰富声音的世界肯定是了无生趣的。

芝视界科技有限公司CEO杨剑锋在早年从事体育场、博物馆等大型场所的试听一体化工作时,发现展示空间内声音互相干扰,显得嘈杂无序。同时,全世界有十分之一的人存在不同程度的弱听症状,他70多岁的父亲也是其中之一。家人看电视经常陷入“声音小了听不见,声音大了别人吵”的尴尬情况。所以,杨剑锋特别关注可以解决此类问题的音频技术。

终于,他在新加坡学习之际,发现一项超声波搭载技术,也结识了他未来的CTO。这项技术具备两大特点:一是定向传播,可以使个人听到声音的同时别人不受干扰;二是变频调整,将弱听人士听不到的声音频率调整到他们可以听到的范围。前者可以避免开放空间内的声音干扰,而后者可以在助听的同时使人耳免受传统设备的二次伤害。

然而,由于此项技术很少人涉足,并且没有成功的产品化案例,技术研发与产品成型需要经历漫长的周期。所以杨剑锋的团队先开发了过渡产品,用于补充资金继续投入研发。即便如此,还是耗费了11年的实验室研发和2年的产品化时间。

杨剑锋在采访全程笑容满面。但是对于这样一个极少人涉足、研发周期如此之长的开创性产品,几年来走过的艰辛可能只有他和他的团队自己知道。“创业就像拿着一堆零件跳崖。在落地之前组装好就飞起来了,要是飞不起来就等着落地吧。”

但同时,他也告诉其他创业者,创业路虽然难走,但也是“痛并快乐着”。创业的成败有很多因素,个人的发挥、资源的配置等等都存在很偶然的情况。“创业者要享受过程,努力了快乐了,问心无愧,就够了。”

节水灌溉 梦想照进现实

当创新科技邂逅人文光辉-走近“龙门创将”中国三强创业者

北京普泉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诸钧在大赛现场做项目陈述

1894年,美国人查尔斯·斯凯纳开创了机械设施节水灌溉的先河。40年代末,以色列农业工程师希姆克·伯拉斯发明了世界最先进的滴灌技术,现已开发至第六代。而中国是全世界人均水资源最匮乏的13个贫水国之一,发展高效灌溉技术更加迫切。

华中科技大学教授、北京普泉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诸钧受到曾经参与的荒漠治理项目的启发,对先进的滴灌技术进行了深入研究。以色列荒漠面积占其国土总面积75%,而得益于先进的滴灌技术,这片荒漠再次变成了“流淌着奶与蜜之地”。然而滴灌也存在着严重问题,即系统易堵塞,且一旦堵塞全部报废,导致滴灌系统的平均使用寿命通常只有1年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