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农科院试水科技服务新模式

  一方面,大量的“实验室博士”让科研成果少了地气,导致成果转化难;另一方面,农民需要技术,但专家有限,如何让有限资源服务更多的农民?日前,山东农科院创造了一种科技服务新模式,它让博士们以田间地头为实验室,通过与农民兄弟打成一片,把问题收集上来,反哺研发;同时也创新形式使专家对农民的“1对1”向“1对N”服务转变,解决了上述矛盾。

  这种模式包含六种平台,即建设博士科研工作站、与企业共建研发中心、科技成果试验示范基地、农科讲堂、农业新主体双创科技联盟和农业信息服务站点等六类平台,从而形成山东省农科院的全覆盖、零距离、立体化科技服务网络。

  王博士的“扶贫三步法”

  山东棉花研究中心副研究员王胜利,每天都要到无棣县西小王镇的地里看一看,镇上所辖土地多是盐碱地,种满了棉花。

  一方面是日益萎缩的市场,一方面是不断提高的成本,挤压了农民增收空间。作为西小王镇科技副镇长,王胜利走了“三步”:

  第一步,一头了解企业对棉花的品种、品质需求;另一头了解老百姓对品种的认知和需求、生产成本、收益等。第二步就是针对需求做培训,让传统的老把式成为掌握新技能的新农民。第三步,成立“山东棉花研究中心鲁北试验培训基地”,纳入基地的棉农,种的全部是棉花中心筛选出的适合当地及滨海棉区种植,并且符合棉纺企业指标要求的品种,销路不愁。

  王胜利说,博士下基层,对症下药的解决了“人才不接地气,成果飘在空中”的问题。

  DNA质控可望终结行业“潜规则”

  一方面阿胶原料驴皮需求量逐年增加,价格一路飞涨;另一方面,市场上驴皮原料中掺杂了牛、马、骡、驼、猪等多种动物源性成分,难以用肉眼辨别真伪。

  山东省农科院测序中心在生物中心“分子鉴定团队”将科研直接应用于企业,首次将分子鉴定技术应用到传统的阿胶生产工艺中,建成了国内首家“胶类中药源性DNA分子鉴定实验室”。

  “将创新团队放到企业中,企业立项或者双方共同立项,解决了企业有资金、无核心、无人才的尴尬局面,同时也使科研团队的科研能力得到实践检验,成果得到转化。”山东农科院有关负责人表示。

  大地乳业的种草难题

  大地乳业是黄河三角洲上的一个具有代表性的种草养奶牛大型企业,仅自种牧草面积就达万亩。但这些地块多是盐碱地,缺乏适宜的耐盐牧草品种和高产栽培技术。

  从2009年开始,大地乳业就与山东农科院牧草创新团队合作,开展盐碱地耐盐牧草新品种筛选和高产栽培技术研究,使公司苜蓿草产量平均达到800公斤/亩。选育的柳枝稷新品系GL07实现了在重度盐碱地高产的目标,每亩地可提供鲜草3500公斤。

  山东农科院有关负责人表示,“经济社会发展的难题在哪里,科学家们的实验室就在那里。我们专家们走出去,到经济社会发展的最前线,与企业共同建设新技术、新模式、新产业、新业态的高标准示范区,进行成果的集成熟化和转化落地。”

  12396热线成为“随叫随到的专家”

  每月的十六号,几百位农民朋友自发到莒南农科讲堂所在地,像赶集一样聆听农业专家讲课。

  自从山东省农科院全省首次在县级市邹城市成立“农科讲堂”之后,各地的农科讲堂如雨后春笋般出现。除了“农科讲堂”,该院创新服务形式,设立“12396科技热线”,与山东广播电视台、齐鲁网强强联合,共同推出“12396绿色之声对农直播间”节目。直播时间从过去每周1期增加到每天1期。

  从专家一对一的面授机宜,到农科讲堂的一对N,再到12396的一对N,由一月一次乃至几月一次的邀请频率到“随叫随到的专家”。山东院已经形成了播种农业政策、农业科技全方位、立体化的一张铺天盖地的网络。

  解决“种什么、种多少、怎么种、卖给谁”难题

  长期以来,农民不缺乏学习农业科技的热情,缺乏市场信息服务,特别是有“种什么、种多少、怎么种、卖给谁”的疑问。

  山东省农科院推出“农业多源信息整合与精准服务技术”。该成果开展了面向农民的精准信息服务,使农民能够便捷获取产前、产中、产后信息,解决“种什么、种多少、怎么种、卖给谁”等问题,对推动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发展现代农业和农民增收意义重大。

  其精准之处在于推进互联网、物联网等信息技术与现代农业融合发展,建设进村入户的基层站点,搭建为农服务信息化平台。实现各类为农服务信息的快速传递与共享,建立多元化科技服务体系。

  毫无疑问,农业科技信息服务站点的设立解决了农民致富路上的最棘手难题。(记者 魏 东)